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制冷产业的发展,制造技术不断升级,产品品质加快提升,智能化生产迈上新台阶,制冷产业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现如今,“冷”产业在我省释放出“热”活力。在这里,“冷”中有“热”,政府、企业精准发力,让“冷”产业成为“热”经济;在这里,“热”中有“冷”,在发展势头如虹的时候,我省冷静思考,优化布局,制冷行业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12月23日,在民权县高新技术开发区雪人股份热泵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在对蒸发式冷凝器、翅片换热器等产品所需的零部件进行切割和组装。
据了解,2010年,当香雪海电器整体搬迁到了民权县,成为该县产业集聚区的第一家制冷企业,一时间,万宝电器、澳柯玛电器、阿诗丹顿、雪人股份等国内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并逐渐形成产业集聚,中国“冷谷”雏形初现。
“我们拥有20余个国内知名品牌,各种型号的冰箱和冷柜年产能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冷藏保温车企业数量、产能和产量均占国内同行业的60%以上,2021年产值120亿元”民权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玉栋介绍,目前,民权制冷产业集群中制冷整机装备企业发展到47家、制冷配件企业65家,制冷配件基本实现了全配套。
如今,全国每10台冰箱冷柜中,必有一台来自民权;全国销售前10的制冷企业,民权就有4家;大江南北的冷链物流线台产自民权。这个曾经的传统农区,在全国制冷产业链条上占据了重要一环,民权县制冷产业指数已成为全国制冷产品价格的“晴雨表”。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省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制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我省制冷产业从扩大制造规模到制造技术升级,从追求产品数量到提升产品质量,从集约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河南制冷产业历史悠久、基础厚重,制冷产品线也非常丰富,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冷链全覆盖,再加上河南地处中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全省制冷产业发展强劲。”河南省制冷学会秘书长隋继学说。
2017年9月,我省发布《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确定将冷链物流转型发展作为三大重点任务之一;2017年11月发布《河南省冷链物流转型发展工作方案》,标志着河南省建设现代国际和冷链产业链现代物流强省有了具体发展方案;2020年7月,郑州入选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
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目前,我省建成了民权制冷产业基地、新乡制冷特色产业基地、漯河制冷设备工程基地、延津冷库板产业基地4个制冷产业基地。
12月24日,在滑县郭草滩村制冷产业工业园区,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各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忙碌有序。
走进滑县创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冲压、裁板、折弯、组装、贴商标车间内,100多名工人紧张有序作业。
“我们主要生产冷冻冷藏展示柜、超市专用柜和大小型冷库,有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滑县创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国振说,“这些年经过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以互联网为基础打造线上平台,产品已经远销国内外。”
郭草滩村党支部万五坡说:“如今,园区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吸纳附近村庄1800名村民就近就业。”
“十四五”大幕初启,我省经济正式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产业升级成为了所有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产业园区作为产业汇聚的重要载体,也将担负起更加重要的产业升级推动作用。
今年9月,我省发布了《河南省制冷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中显示,经过多年发展,全省已经形成了特殊的制冷产业结构,以食品冷藏、冷链运输为龙头,多种制冷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截至目前,全省18个地市共有853家冷链物流企业。从地区分布来看,郑州、商丘、洛阳的制冷企业最多,分别为162家、133家、74家。从制冷企业的分布可以看出,我省制冷产业已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效应。
制冷产业不仅在民权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同样在郑州、新乡、开封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产业聚集和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例如,在新乡新飞带动下的新乡市产业聚集区,开封的空分产业聚集区等。
“我们的制冷企业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效应,如何把园区入驻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变成园区的资源和能力,重点不在于企业的数量,而在于找到一种方法能够把这些企业联系起来,通过连接创造更大的效应。”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同样,河南省制冷学会冷链物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于晓胜也非常认同,“产业集群效应,不仅有助于引进全国知名制冷企业入驻,也有助于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形成制冷产业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我省应通过助力传统制冷产业升级、赋能一二三产融合创新,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产业园区成为我省制冷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
今年,我省印发《河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其中提到,要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以建筑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商务产业园区、冷链物流等为重点,更新升级制冷技术和设备,优化负荷供需匹配,大幅提升制冷系统能效水平。到2025年,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12月25日,新乡市华泰制冷有限公司车间内,白色的智能机器人灵活挥动“手臂”在进行高效作业;总装线上一辆辆冷藏车迅速被组装完成并下线这里没有忙碌的工人,只有一个个机器人在不停地工作。
“智能化技术改造是制冷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公司从家用制冷向“深冷”的跨越。
制造业被时代赋予“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新使命,政策推动制冷行业朝着高效、节能、环保方向转型升级。近年来,我省制冷产业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持续扩张,正大踏步前进。
“推动制冷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郑州轻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学红说,重点解决制冷系统节能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高效传热技术等技术难题,对加快制冷产业向智能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对于全省制冷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我省不少企业已经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线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了设备升级,通过发挥自主创新优势,支撑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全省制冷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近5年,我省高校及科研院所承担制冷领域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在:制冷系统的热物理过程、制冷领域中的环保与节能技术、制冷机的工作过程及可靠性研究、制冷系统智能控制与测试技术和制冷压缩机及性能优化等。
特别是2017至2021年间,我省制冷领域累计获得18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
“用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攀登制冷产业的高峰,培育更多企业发展的增长极,才能为我省制冷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赋能。”吴学红说。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更多
Copyright © 1987-2020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