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蓝天白云之下,漫步碧水汾河之畔,吕梁大地绿色发展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数据显示,近年来,吕梁市PM2.5空气指数连续五年在汾渭平原、连续三年在全省排名第一,1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到优良水体,连续两年水质改善幅度在全国地级及以上339个城市中排名前三,提前两年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度达到75.7%,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历史性改善。
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幸福吕梁的期盼,治理大气污染也是吕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任务。保卫蓝天,吕梁用“绣花”功夫实现精准治理。
孝义市金达煤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年产150万吨干熄焦项目总投资2.4亿元,为7米顶装多段加热焦炉干熄焦装置,每小时产焦量为190吨。项目在规划之初就瞄定焦化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采用在密闭空间内用惰性气体给红焦降温冷却的熄焦方法,实现了对熄焦产生的污染物和可用能量从有害排放变成有效聚拢,一收一放之间,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双线飙升。
要想蓝天越来越多,就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前不久,随着汾阳市东辉焦化有限公司的焦炉熄火停产,标志着汾阳市域内所有4.3米焦炉全面关停,这也是汾阳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历史性一刻。
大气治理还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汾阳市,依托“智慧环保”数字中心这个“最强大脑”,对全市容易产生污染的各个点位进行实时监控、参数分析,实现了对环境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
在汾阳,除了智慧平台,从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到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这个被称为“流动哨兵”的走航监测车也成为汾阳最忙碌的环保“作战”队员。不管是在厂房林立的道路旁,还是在施工繁忙的工地周边,车内显示屏上不断滚动跳跃的数据就是精准治污的有力证据。
保卫蓝天,吕梁每“微克”必争。全市完成17户钢铁、30户焦化、25户水泥等行业特别排放限值提标改造,淘汰4.3米落后焦化产能613万吨,压减过剩钢铁产能140万吨,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100台,清洁取暖替代生活散煤27.88万吨。位于汾河谷地重点区域的汾阳市、交城县、文水县、孝义市4县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较大,其中汾阳市全省排名进位最大,同比前移12位,退出了全省后20位;交城县前移9位,退出了全省后15位。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比2014年累计下降37.5%,PM2.5浓度下降49%、连续五年在汾渭平原、连续三年在全省排名第一。(记者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