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周”。在5月22日至28日举行的首届活动中,梅州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关于开展该项活动的号召,详细制定了城市生活基地开放日、评选分类达人、知识竞赛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垃圾分类宣传系列活动。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梅州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垃圾分类宣传行动,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垃圾分类走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新时尚,带动更多市民群众加入垃圾分类的实践之中。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梅州市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陈亮表示,接下来梅州要切实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城市管理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抓细抓实,不断提升全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管理水平;要强化协调联动,压实属地政府部门、行业主体责任,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工作,营造人人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在小小的垃圾桶里挖呀挖呀挖,挖出有毒有害垃圾红桶里扔掉它;在大大的垃圾桶里挖呀挖呀挖,挖出易腐厨余垃圾绿桶里扔掉它……”根据网红歌曲《挖呀挖》改编的垃圾分类版《挖呀挖》,近日在梅州许多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现场响起。
“工作人员有心了,很会抓网络热点,把垃圾分类知识配上熟悉的旋律,大人和孩子都很容易记在脑海里。”一位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说。
各中小学接连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题班会和宣传主题活动。围绕开展垃圾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如何分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进行详细讲解,强化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生活垃圾分类“进小区”主题活动走进一个个居民小区。工作人员在分发宣传礼品的同时,向市民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流程等相关知识,并在上门宣传过程中详细耐心地解答群众在垃圾分类时遇到的问题。
为提升干部职工生活垃圾分类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梅江区各镇(街道)、各村(社区)为干部职工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学习培训,了解垃圾分类理论和实操知识,之后进行模拟分类操作,展开热烈讨论。
此外,在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期间,梅州还组织开展了全民打卡点亮城市地标、知识竞赛、客家文化特色宣传主题创作活动。
近年来,梅州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城市中营造出垃圾分类“眼睛看得到、耳朵听得到、街头巷尾议得到”的宣传氛围。
走进梅县区程江镇大塘村,在路边的围墙、休闲的空地上,随处可见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的公益广告文化墙。像这样的文化墙,在大塘村已累计绘制3000多平方米,上面融入了漫画、客家文化等元素,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垃圾分类等内容。
“我们利用残旧的墙面,以直观的漫画形式让大家了解垃圾分类等基本常识,提倡文明新风尚。”程江镇大塘村吴志达说。
在梅县区剑英大道、公园南路,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梅县区创新宣传载体和形式,在街道、小区入口、公交站等显眼处,利用广告牌、展板、灯箱等载体,围绕讲文明树新风、垃圾分类等主题进行广泛宣传,让垃圾分类的文明新风尚深入人心。
“开展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确保热度不减、氛围更浓,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和城市文明水平提高。”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梅州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治、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更需要相关政策制度的指引。
近年来,梅州先后出台《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指引(试行)》《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梅州市2023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和《梅州城区厨余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简称《方案》)等指导性政策文件,确保到2023年底实现住建部提出的124个小城市评估提档升级(从第三档升级至第二档)的目标,推动全市完成40多个示范小区创建,梅州城区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处理量达1800吨/月,各县(市)城区80%村(社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其中,近期印发的《方案》,要求完善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做到应收尽收,杜绝混收混运。提升梅州城区厨余垃圾分类效果,完善城市厨余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厨余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方案》同时明确实施范围,梅州城区各类居民区,各类酒楼、餐厅、饭店等餐饮机构,各类肉禽、水产、蔬菜等商超和农贸市场,各类党政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办公区和建筑工地食堂,各类幼儿园、中小学校、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和校外托管机构等文教区食堂,各类医院等医疗机构食堂,均被纳入实施范围。
2022年,针对垃圾分类的违规收运和处置,《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第三十八条至第四十三条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最高罚金可达100万元。
除罚款外,生活垃圾分类完成情况未来或将成为政府部门的“KPI”。《办法》提出,梅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综合考核制度,将本级行政管理部门、下一级人民政府履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管理职责的情况纳入管理绩效考评指标,定期公布考评结果。
在开展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卫生单位、卫生社区等卫生创建活动中,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情况也将被纳入评选标准。
“推广垃圾分类需要政策约束,但不能搞‘一刀切’、走形式,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坚持引导与惩戒相结合,这影响着政策的执行效果,关系到群众的满意程度,更考验着精细化治理的能力。”梅州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谈到垃圾处理,也许不少人脑海里会首先浮现出臭味扑鼻、苍蝇横飞的画面。然而在梅州市奇龙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只见一座白灰色的建筑在群山包围、绿树环绕之中,显得简单而明亮,周边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道路,让人不敢想出此处正是处理垃圾的地方。
在奇龙坑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楼,专门设置了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展示厅,将工厂风貌、垃圾焚烧知识、工厂生产过程、工人工作场景展示给游客,不仅使游客增加了对垃圾处理的了解,也让游客获得了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的知识,使工厂成为一座独特的环保基地,日常面向市民开放,还将被打造成为梅州市中小学环境社会实践基地。
近日,梅州市环卫局、梅江区各镇(街)干部职工和部分梅城市民来到这里,通过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播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实地参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工艺流程等方式,系统学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了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意义。
参加活动的人员大多是首次参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今天终于见识到了日常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大家纷纷表示,想象中的垃圾发电厂是垃圾堆积、臭气熏天,这里却环境优美、厂区干净。
为保证垃圾分类全流程顺畅运行,梅州自2020年起便投入资金。通过配齐前端分类垃圾桶,充实中端运输工具,加快建设终端处理设施,逐渐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同时,出台指导和规范文件,加强培训严格管理,最大程度地规范投放收运等流程。
位于梅江区如意路的垃圾中转站于去年投入使用,除了建筑外观进行了精心设计外,内部也大有乾坤。走进中转站内部,压缩式垃圾箱映入眼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去垃圾转运站大多采用地坑式垃圾收集箱,保洁人员不仅得爬上爬下处理垃圾,还需要用脚踩压。
如今,通过对垃圾转运站提标改造,升级成了水平一体压缩箱,实现了垃圾收运全程机械化,保洁人员只需要拿着遥控器即可操作。
垃圾中转站对于维系城市环境卫生、保障市民健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升级改造过程中,除臭设备采用UV光解和喷淋塔除臭这种较成熟的工艺,站内污水净化处理则采用‘物化+生化处理模式’。”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梅州将推动垃圾分类体系再完善,分类成效再提升。紧紧围绕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高位推动、层层发力,形成政府推动、城乡统筹、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分类制度,不断巩固提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此外,梅州也将进一步完善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科普教育设施建设,并与教育部门、社区密切联系,组织居民、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大力发挥其宣教效能,带动“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在深圳市某居民小区,物业工作人员通过一张监控大屏实时监控着各个垃圾投放点的情况:垃圾箱是否满溢了?有没有违规投放垃圾的行为?垃圾点周围是否有垃圾倾倒在地上?一旦发现问题,工作人员就及时联系相关责任人,进行有效督导。
“过去很多居民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经常有违规行为。但经过平台的监控系统,我们及时进行督导,居民的分类习惯已逐渐形成,违规投放行为越来越少了。”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
据悉,“e分类”是“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平台”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基础信息管理、台账管理、预约收运、整改反馈、视频监控、检查管理、收运作业、数据统计看板等多个功能模块,是支撑分类管理责任人、各类服务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履职的工具。通过“e分类”的全面推广使用,可实现垃圾分类工作“e(易)做、e(易)管、e(易)查”。
例如,通过基础信息管理功能,分类责任人可方便、及时维护投放点位信息,全市投放点位进行统一规范编码管理,数据实时同步各级管理部门及各业务功能模块,管理底数不清问题得以解决。在已经试点安装投放点物联感知设备的居住区,分类管理人可在台账管理功能中及时查看每日投放点厨余垃圾分出量,随时通过视频管理功能查看投放点监控视频,并及时收到垃圾落地、环境不整洁等AI告警信息,及时处理和整改。检查人员可通过“e分类”将现场检查结果实时上传,双随机抽查机制切实发挥作用,分类责任人可通过整改模块及时反馈问题整改信息,实现闭环管理。
平台背后是大量的技术创新。例如,平台设计将物联网技术与垃圾量源头数据采集需求相结合,实现源头投放点厨余垃圾量自动采集,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e分类”,减少了人工录入厨余垃圾台账的环节,数据准确性提高了也节省了人力。在对投放点管理方面,引入AI技术,通过AI模型发现违规问题,帮助物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整改闭环管理在“e分类”中操作,提升了物业作为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的履职能力。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产量也日渐增加,如何将这些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以及合理利用这些可回收的垃圾资源十分重要。同时,将智能化的科技手段运用到垃圾分类中来,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面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为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便利。
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人居环境改善,关系到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畅通垃圾分类的脉络,保证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废物处置无缝衔接,不仅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更需要管理方式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