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住杭州的62岁王大伯双眼疼痛流泪、畏光不能睁开,称自己“眼睛要瞎了”,被家人扶着来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眼科,被确诊为“电光性眼炎”,没想到罪魁祸首竟然是紫外线消毒灯。
原来,前一天早上,王大伯从菜市场买完菜回到家,想着给自己身上消消毒,便拿出了儿子特意买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客厅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开着紫外灯消毒,直到中午才关闭,期间未感觉任何异常。
当天半夜,王大伯眼睛出现刺痛感,且不适感越来越重,第二天一早仍持续不能缓解,于是急忙赶到眼科检查。
“经详细检查和询问病史后,我们判断王大伯是因为紫外线灯使用不当,导致角膜灼伤。”眼科张玲副主任医师介绍,该院眼科门诊近期已经接诊了好几例紫外线灯致“电光性眼炎”的患者。
张玲解释说,电光性眼炎也称电光性眼病或紫外线眼伤,是眼科常见的一种辐射伤,它是由于短波长的强光(紫外光)对眼角膜和结膜上皮造成损害引起的炎症。
通常表现为双眼同时出现异物刺痛感并逐渐加重,产生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角膜上皮剥脱。
所幸就诊及时,眼睛灼伤程度不算严重,王大伯在使用修复角膜上皮的眼药水和消炎的眼药膏治疗后,很快好转。
无独有偶,刚刚“阳”过的26岁姑娘小丹,结束居家治疗后,特意把网购的紫外灯放到房间消毒,以为不去直视紫外线灯源,眼睛就不会有事,于是消毒期间几次进出房间,还短暂停留了几分钟整理衣物。没想到第二天,她就开始流泪疼痛,在眼科同样被诊断为“电光性眼炎”。
张玲解释,紫外线可以通过墙壁等物品的反射入眼,因此即使没有直视紫外线灯的灯源,在开着紫外线灯的房间待久了,同样有可能受到伤害。
张玲指出,紫外线灯利用汞灯发出的紫外线来实现杀菌消毒功能,它放射的紫外线能量较大,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极易灼伤眼睛或皮肤。另外,紫外线消毒常会产生臭氧,如果不及时通风,可能刺激人的呼吸道。
因此,张玲提醒,在家庭中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弄清照射时间、有效距离等重点,并且做好提示。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在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要关闭窗户,人、动物及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都应离开使用房间,避免留在紫外线.消毒后要先确认紫外线消毒灯是否已经关闭,然后开窗通风30分钟后再进入房间;
2022年11月2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落细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抓好疫情处置”。发布会期间,有一位记者问了一个关于紫外线和红外线消毒的问题。
根据紫外辐射对生物作用的生物效应,将紫外光谱分为多个区域:CIE定义UV-A是波长范围在315nm~400 nm之间的辐射,UV-B是波长范围在280nm~315 nm之间的辐射,UV-C的波长范围为100nm~280 nm。紫外光谱中UV-C部分的能量最高,杀菌消毒最有效,最常使用UV-C来杀菌消毒,因此UV-C又被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
当紫外线照射到微生物时,便发生能量的传递和积累,这对细菌、病毒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能使细菌、病毒丧失生存力及繁殖力,进而消灭细菌、病毒,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毫无夸张地称紫外线为“天然的杀菌剂”。
用普通的灭菌紫外灯要半小时的话,那功率可能需要达到几千甚至上万倍才能“秒杀”细菌,这样强的紫外线如果操作不小心,照到了家人,就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也是为什么紫外消毒设备也有民用、医用等区别(使用难度和功率、效率不同),而且它们都有功率规定,要能确保即使人短时间内不小心暴露在紫外线中,也不会受到严重伤害。这样,虽然消毒可能要多花点时间,但不容易造成意外。
根据紫外辐射对生物作用的生物效应,将紫外光谱分为多个区域:紫外光谱中UV-C部分的能量最高,杀菌消毒最有效,最常使用UV-C来杀菌消毒,因此UV-C又被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UV-C主要来自于人工光源,其危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辐射和臭氧。
如果人类的眼睛暴露在UV-C中,会导致光性角膜炎,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症状,感觉就像沙子擦到眼睛上。如果人类的皮肤暴露在高强度的UV-C下时,会出现红斑(类似于晒伤的皮肤发红),损伤免疫系统,并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在家庭中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时,应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明确使用条件,了解注意事项,并且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要想保证紫外线杀菌灯能起到杀菌消毒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保持环境的干燥、清洁,尽可能减少灰尘和水汽。湿度过高的梅雨天或是室内灰尘、粉尘过多,都会让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大打折扣。
③保证足够的照射时间。在消毒照射时间方面,一般消毒照射时间不小于30分钟,建议10~15平方米的房间进行空气消毒时间为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