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部长在“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春节期间,叠加上疫情防控,确确实实老百姓感觉到,我们整个社会活动水平降低了,排放也相应降低了,这是事实。但是降低的这部分,主要是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部分,比如说交通出行,餐饮,另外还有建筑工地。但是也有没降的,维持过去水平的,比如说冬季取暖,这是刚需。另外有一些工业,一些重化工行业,比如说钢铁、化工、焦化,工艺不可能停下来,还要维持生产,这部分是没有减下来的。因此,我们也做了科学的测算,1月底到2月份,在疫情防控期间,全社会污染物的排放降低量和正常水平相比降低了30%,这就是我说的排放。”
生态环境部5月15日上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从监测数据看,复工复产没有造成大气污染物排放普遍增加的情况。
秋冬季雾霾和夏季臭氧问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从上面说的内容,不难看出我们已经找到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在哪里。
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4月12日公布的数据,近三年,“2+26”城市的臭氧污染浓度最高值发生时间提前了,原先多发生在盛夏,如今最高值多集中于5月和6月;臭氧年评价浓度最高值增幅不大,但最低值却迅速增加。2016、2017年最低值分别比2015年增加41.6%、83.3%。(来源:科技日报2018年04月16日)
VOCs之所以引人关注,首先是其光化学反应活性很强,该类物质是重要的臭氧和PM2.5的前体物;第二是因为 很多VOCs对有害,且危害健康的程度因具体VOCs物质而有差异; 第三在于一些VOCs物质具有破坏平流层臭氧和温室气体效应。
河北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的一份文件,主要内容为:为探索光氧及等离子VOCs治理设施对石家庄大气环境中臭氧含量影响就对应区域VOCs减排实际效果,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及安全的情况下暂时关闭企业UV光氧、等离子及UV光氧等离子体机设施(但不关闭排风风机及净化措施),开展探索实验。实施时间为:2020年5月27日0时到6月1日24时!
近期生态环境部派遣专家组到各重点城市进行VOCs调研,部分地方政府如临大敌,从省到市再到各区县忙成一团,部分甚至出现了工作偏激现象。
企业忙于应对各管理部门检查要求,提交各种各样的表格,在大小平台申报数据,但是很多内容是重复的,只是格式不一样,但是上面下达的任务必须要完成,光是整理资料填表已花去了企业环保人员的大部分精力,还剩多少时间来进行现场管理呢?
中央有检查,各地市的检查就更频繁了,专家一波接一波,都在提意见,企业已经完全蒙圈了,到底该听谁的?应该怎么改?
UV光氧、等离子、活性炭已经被底价劣质产品做烂,企业不相信、专家不相信、环保局也不相信。之前高大上的RCO、CO也正步上后尘,核心材料仅仅含有微量甚至根本没有催化剂!蓄热式燃烧、直接焚烧等治理方式成为多少地区默认的最有效的方式,某些企业规模小,产值不足两千万,也着上RTO,到底对不对?尚且不论企业是否能承受高昂的设备价格,RTO在高温燃烧下产生多少氮氧化物有没有去评估?同样是臭氧前体物,不能为减少一种却产生新的污染物。此外某些低浓度废气采用RTO燃烧需要消耗大量天然气来补充热量,我国的天然气本来就不富足,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能源的浪费,增加碳排放,如果过两年实行碳排放控制,这些设备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有不少行业企业使用的VOCs量极小,例如,江苏某企业收集后的浓度不足40mg/m³,排放速率0.12kg/h,年使用量不足500kg,仍然被要求去除率达到90%,这是活生生的把企业逼上绝路。虽然已经有明确的排放要求说明可以不用配置治理设施,但是存在个别地区对法规认识不到位,企业也没做相关研究,居然也上了燃烧设备。
VOCs是总称,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及各种含氧烃、卤代烃、氮烃、硫烃、甲醛和苯等,这么多VOCs,但哪些VOCs才是治理的重点呢?
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任务,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保”“六稳”的最新部 署要求,不涉及关停、停产、错峰生产、应急管控等强制性措施, 最大限度减轻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严格落实监督执法“双随机、 一公开”,不搞“全覆盖”“一刀切”。引自: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征求意见稿)